
前言
一直以來我都是以均衡飲食為優先,保健食品的補充為其次。也知道其實人體在有充足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營養的狀況下,可以自己合成膠原蛋白,也就不需要特別補充膠原蛋白產品。
以我本身來說,雖然沒有長期吃膠原蛋白的習慣,但一旦有固定一段時間吃,就會發現皮膚的的狀態比較好、觸感也較柔軟光滑。然而,一定很多人有疑問: “膠原蛋白到底有沒有效?“、”市面上的膠原蛋白產品琳瑯滿目、品牌這麼多,到底要怎麼挑?” ……
其實網路上介紹膠原蛋白的文章已非常多,在這篇文章我除了會精簡的提供一般消費者該知道的基本觀念,也會著重我一向選擇產品的基本原則: 少添加/無人工添加物,並介紹目前我發現市面上成分最單純的膠原蛋白品牌之一:【Zint】。
膠原蛋白到底有沒有效?
隨著年紀增長,人體膠原蛋白的合成速率減緩、流失率增加,加上生活方式(例如: 飲食中含糖量高,和大量陽光照射)都有可能加速消耗膠原蛋白,導致像是皮膚鬆垮、出現皺紋、關節容易磨損等問題產生。吃膠原蛋白來補充流失的”青春”也成為一個熱門的話題。
然而,吃膠原蛋白對於補充流失到底有沒有效,仍充滿爭議。在看過許多醫師和專家的文章和研究後,我以白話歸納出以下重點:
1. 吃膠原蛋白可以是無效,也可以是有效,端看你怎麼吃。
2. 吃下去的膠原蛋白,不等於會長出等量的膠原蛋白,還要經過一系列的機制才能夠形成膠原蛋白。
3. 吃膠原蛋白是提供合成膠原蛋白的原料,舉例: 吃了1公克的膠原蛋白不是就會長出1公克的膠原蛋白,而是補充1公克的膠原蛋白原料。
下圖是膠原蛋白在體內的合成機制圖,在購買膠原蛋白前先了解其在人體的機轉:

延續上圖,日本京都大學的佐藤教授在2010年進一步發現在這些膠原蛋白中,具有胺基酸Hydroxyproline(Hyp)的二肽成分才是最主要被吸收的形式,可以進一步刺激皮膚細胞增生、膠原蛋白與玻尿酸合成。
延伸閱讀: 【林世航專欄】膠原蛋白沒效嗎?營養師教你挑到最有效的膠
膠原蛋白的好處
網路上關於膠原蛋白好處探討的資料非常多,根據美國醫師Dr. Axe的文章”What Is Collagen? Benefits for Skin, Hair, Joints and More“,說明足量膠原蛋白對人體的好處:
1.改善皮膚和頭髮的健康
2.減少關節痛和退化
3.幫助矯正腸漏症
4.促進新陳代謝
5.加強指甲,頭髮和牙齒
6.幫助身體排毒
7.減少橘皮組織

吃膠原蛋白的好處感受可能因人而異,對我來說,改善皮膚的健康這點是滿明顯的!
膠原蛋白的類型和來源
隨著市場上越來越多的膠原蛋白產品,了解膠原蛋白類型,膠原蛋白來源和特定膠原蛋白益處之間的區別非常重要。
你知道嗎? 到目前為止,已經鑑定出至少28種膠原蛋白 (參考出處: “What Are the Most Common Types of Collagen and Benefits of Each?“),由於每種膠原蛋白有其不同的益處,你會在市售產品中最常發現某些類型的膠原蛋白。
最常見的膠原蛋分為5種類型:
#第一型膠原蛋白(Type I Collagen):主要作用於皮膚、毛髮、牙齒、指甲、肌肉、骨頭、器官、血管、韌帶、肌腱等,約佔總量的90%。如果你正在尋找一種膠原蛋白來支持皮膚健康,則第一型膠原蛋白是首選。這類型膠原蛋白可以在牛或魚膠原蛋白的補品中找到。
#第二型膠原蛋白(Type II Collagen):作用於關節軟骨,這類型膠原蛋白通常以支持健康的關節而聞名,可以在具有雞膠原蛋白的補品,例如雞骨肉湯蛋白粉找到。
#第三型膠原蛋白(Type III Collagen):作用於內臟、血管,通常和第一型膠原蛋白併用。
#第四型膠原蛋白(Type IV Collagen):作用於細胞膜,具有形成基底層的重要作用。
#第五型膠原蛋白(Type V Collagen):作用於細胞壁,也是頭髮和胎盤的形成原料。
滿妙的是,我發現市面上亞洲產 (例如台灣、日本) 的膠原蛋白產品幾乎都不會標示是第幾類膠原蛋白,而歐美的膠原蛋白產品標示上則很常見。(有人知道為什麼嗎?)
如何吃膠原蛋白
一般來說,營養師建議睡前、或是空腹吃即可。
另外,有許多因素能支持體內膠原蛋白的形成和使用,例如維生素C,錳,銅,脯氨酸和富含花青素的食物(例如藍莓,櫻桃和黑莓)。為了使膠原蛋白在體內被活化,會建議吃膠原蛋白時和維生素C一起服用。
若你吃的膠原蛋白產品成分沒有含維生素C,打一杯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汁一起食用,是一個不錯的做法。

膠原蛋白選購5大重點
看到這邊,你應該對膠原蛋白的種種有基本概念了,現在來談談選購時要注意的重點:
1. 選擇有信譽、評價優良的品牌
一個真正值得信任的廠商,產品資訊一定要非常公開透明,原料是否可溯源、採用甚麼加工製程、還有標榜的有效成分含量。
甚至,我還會仔細研究品牌背後的團隊組成、核心價值、以及產品是否通過國際檢驗與認證,也會到各通路平台看看品牌評價,有越多消費者的真實體驗分享 (例如包含照片、使用前後狀況對照等等) 越好。
2. 看膠原蛋白原料來源:若來源是分子量大的食物 (例如豬皮、豬腳),就不用考慮了,因為人體無法吸收。
3. 留意膠原蛋白的萃取方式: 建議選擇有水解 (Hydrolyzed)且二肽 (Hydroxyproline) 的膠原蛋白為佳,這也被日本實驗研究證實。
4. 劑型的選擇: 就健康的角度來說,目前最推薦膠原蛋白的粉包,可以使用最少化學添加物,而膠原蛋白飲、膠原蛋白錠大部分需使用大量化學賦形劑。另外,因台灣氣候潮濕,選擇小包裝膠原蛋白粉最好,若買一大罐裝,每天開開關關易讓產品受潮、變質。
5. 選擇成分單純的膠原蛋白: 翻開產品背後的成分表,市面上大概 95% 膠原蛋白粉都含有一大堆和膠原蛋白無關的添加物 。除了維他命C是參與膠原蛋白合成的關鍵維生素,是合理的副方,其餘沒有相關研究證實有用的副搭配成分,吃多反而可能造成身體負擔。
市售常見的膠原蛋白添加物
延續膠原蛋白選購5大重點之一: 選擇成分單純的膠原蛋白
你有注意到嗎? 為了讓消費者覺得好吃,許多市售的膠原蛋白產品除了主要成分膠原蛋白,還會添加砂糖、果汁粉、香料、甜味劑等等;或是為了讓粉末不結塊和增加易沖泡性,加入二氧化矽、麥芽糊精……但這些成分真的必要嗎?


還沒變美麗,就已經吃進一大堆人工添加物以及多餘的熱量,實在不明智。
對於我來說,我只想在產品成分表裏看到我認識的原料和食材,你呢?
無添加膠原蛋白推薦: Zint
在市面上尋尋覓覓好一段時間後,我後來終於在iHerb找到心目中的膠原蛋白粉品牌:【Zint】,在iherb擁有平均4.3顆星的高評價。

Zint是一個來自美國的健康食品品牌,由一對在紐約經營藥局的年輕夫妻Joel和Rachel創立。他們積極地推廣健康的生活方式,靠販售一系列冷壓的有機果汁和天然的保健品讓店鋪在當地小有名氣。
然而,在聆聽無數的顧客心聲後,他們發現現代人的通病: 壓力、老化所導致的身體微恙,層出不窮,他們決心開發最高品質的超級食物 (superfoods) 來幫助這些人們,這也造就了全新品牌: Zint。品牌憑藉對營養和教育的熱情,致力於透過食品科技的力量將有益健康的有機產品帶入客戶的生活中。
第一次收到Zint的膠原蛋白粉,就被它簡潔明亮的白、桃紅被色包裝給吸引,加上產品資訊清晰且透明的呈現在包裝上,立刻就贏得了我的好感。我也最喜歡包裝上方的slogan: 「SUPER INGREDIENTS MADE SIMPLE. (以簡單方式製作超級原料)」,直接明瞭地闡述品牌的理念。

在翻到包裝背後,看到產品成分只有一項: Hydrolyzed beef collagen (水解牛膠原蛋白),就沒了!! (天啊,這真的是我目前看過成分最純粹的膠原蛋白產品!)

進一步了解後,發現Zint膠原蛋白粉的原料來自非基改的草飼牛,牛隻來自於阿根廷、巴西、澳洲的農場,以友善、人道、自由放養的方式養育牛隻。產品還經過以下認證:
- Non-GMO (非基改)
- Certified Paleo-Friendly (原始飲食友好認證)
- Certified Kosher (潔食認可)
- Kosher Supervisory Services (猶太潔食監督)
- BioChecked™ Non GMO Certified (BioChecked™ Non-GMO 認可)
- 100% Grass Fed Certified (全草飼認可)
- Gluten Free Verified (經認可無麩質)
Zint在產品的生產過程也運用科技小心地保存了原料的天然健康營養,每個產品皆過實驗室的測試確保最高品質、味道、和一致性。
再來看看其膠原蛋白的萃取方式和類型: Hydrolyzed collagen types I & III (水解膠原蛋白,1和3型),且具有胺基酸Hydroxyproline(Hyp)的二肽,也就是最主要能被吸收的形式。

實際加入咖啡試試看,攪拌不到三秒鐘完全溶解! 味道也完全中性,沒有一絲一般膠原蛋白常出現的腥味,和任何飲品搭配都不會有任何特殊味道。我都是每天在吃早餐時,加入咖啡一起飲用,並搭配富含維他命C的水果一起吃,促進膠原蛋白的生成。


價格方面我覺得也算親切,以我買的一包283克容量,每天一匙大概可吃一個多月,價格卻只要大約一般台日品牌的三分之一。
若你也一直在找尋成分單純的膠原蛋白,不具甜味、能輕鬆搭配各式飲品,那我很推薦你試試看Zint的膠原蛋白粉。在iHerb購買也很放心,不僅有中文的介面,也有來自全球消費者的購買評價!
更多關於Zint膠原蛋白粉的官方資訊: 點這裡
(只要透過以上”立即購買“連結購買,無論是iHerb的新客戶還是老客戶,都將獲得 5% 的折扣喔!)

如果你和我一樣愛吃又愛吃好的,或者單純喜歡我的分享,歡迎給我一點鼓勵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