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記得大四的某堂英語即席演講課,我的演講主題是「The Dark Side of Chocolate」(巧克力的黑暗面),那是我準備許久也一直想講的主題。
在演講開頭的三分鐘,我播放了一段國際知名巧克力製造商的廣告影片,影片中充滿了誘人繽紛的巧克力,台下本來快睡著的同學們看到影片都瞬間醒了過來,大呼: 「好想吃喔!」、「吼,害我餓了!」…….接著,我的簡報出現了幾張照片: 身形瘦弱的黑人兒童,手持著鐮刀、眼神空洞的站在可可園的寂寥景象。頓時,台下都安靜了。
記得大四的某堂英語即席演講課,我的演講主題是「The Dark Side of Chocolate」(巧克力的黑暗面),那是我準備許久也一直想講的主題。
在演講開頭的三分鐘,我播放了一段國際知名巧克力製造商的廣告影片,影片中充滿了誘人繽紛的巧克力,台下本來快睡著的同學們看到影片都瞬間醒了過來,大呼: 「好想吃喔!」、「吼,害我餓了!」…….接著,我的簡報出現了幾張照片: 身形瘦弱的黑人兒童,手持著鐮刀、眼神空洞的站在可可園的寂寥景象。頓時,台下都安靜了。
天生不挑食、擁有好食欲又大食量、加上非常珍惜食物的我,一直以來都是朋友眼中的大食怪,也是餐桌上的終結者。
只要吃飯時看到對方的盤裡還剩一堆食物,或是逛超市時看到架上沒人搭理的的NG品,我總感到非常心疼。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貧困人口不知下一餐在哪,我就更無法容忍自己浪費任何食物。
我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日子裡,常常會接觸到一些特別有理念、不只希望營利,更看重能對社會帶來美好影響力的企業。這些企業可大可小,也許不知名也絕非媒體的寵兒,卻真真切切的在為這塊土地、以及我們唯一的地球打拼。
後來才知道原來這種屬性的企業能經由國際認證,成為所謂的【B型企業】(B Corp)。
如果你是老闆並且想知道如何成為B型企業,或者你是消費者想知道有哪些B型企業值得你的關注並讓你的消費更有意義,那一定要看下去!
本篇文章將告訴你:
小時候家裡只要是吃清粥小菜的日子,肉鬆絕對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小菜”之一。甜甜鹹鹹又酥酥,只要拌上一口,整碗飯就立刻香氣十足,其他的小菜對我來說頓時就成了配角。
長大後出國留學和工作的日子裡,只要在濕濕冷冷的天氣或是生病沒胃口時,我最想念的食物就是一碗熱騰騰的白粥配上香噴噴的肉鬆,既暖心又暖胃,一解遊子的思鄉之情。然而長大後才發現,從小吃到大、充滿回憶的肉鬆,其實暗藏一些不肖廠商為了將利益最大化而動的手腳!本篇文章將揭密: